过午驻跸云势浓,始以霏微渐舂容。
随风入夕潜润物,明朝沾否询良农。
译文:
午后驻跸在云势浓密的山峰上,微雨开始逐渐润泽山容。
随着风向傍晚潜入田野滋润万物,明天是否会沾湿请征询农民的意见。
注释:
- 过午:指过了中午时间。驻:停留。
- 云势浓:云层浓厚。
- 始:开始。霏微:小雨。
- 渐舂容:逐渐润泽山容。舂,同“崇”,高大;容,面容、容貌。
- 潜:暗中;入:进入。
- 沾否:能否沾湿。
赏析:
《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村图景,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句“过午驻跸云势浓”描绘了诗人在过午后时分停留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上的情景。这里的“过午”指的是过了中午时间,而“驻跸”则表示停留休息的意思。诗人通过描绘云势浓厚的景象,为接下来描写雨的到来做了铺垫。
次句“始以霏微渐舂容”则是对细雨的描述。这里所说的“霏微”是指小雨,而“渐舂容”则形象地描绘了雨点渐渐润泽山容的景象。细雨如同轻纱一般,慢慢地浸润着山间的草木,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
第三句“随风入夕潜润物”进一步描绘了雨夜中的景象。这里的“随风”意味着雨水顺着风的方向飘洒而下,而“入夕”则表明雨已经持续到了晚上。雨水悄悄地潜入田野,滋润着大地上的万物,使得它们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鲜活。
末句“明朝沾否询良农”则表达了对农民的关心。诗人询问明天是否会被雨水所沾湿,并咨询良农的意见。这里的“明朝”指的是未来的日子,而“沾否”则是指是否会被雨水所沾湿。良农的回答将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因此诗人对此非常重视。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之情,通过对乡村美景的描绘来抒发内心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