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疏或密垂飒纚,接上翻江窘舟子。
瓦衣耐漏谩讥评,既水须知不洗水。
【注释】
1.泛舟:泛指在水上乘舟。
2.或疏或密:指雨点大小不一、疏密有致。
3.接上翻江:船行至江中,因风浪而上下起伏。
4.窘:困窘。
5.瓦衣耐漏谩讥评:瓦衣即屋瓦,此处泛指屋顶。耐漏,承受雨水而不渗漏。谩讥评,无端嘲笑评论。
6.不洗水:不被雨水冲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雨中船只的诗。全诗四句一气呵成,写尽了风雨中的舟中生活,语言朴实生动,形象逼真。
首句“或疏或密垂飒纚”,写风雨中的情景。飒纚,风吹草木的声音。此句用一“垂”字写出了雨点的大小不一,有的稀疏,有的密集,既显示了风雨的自然变化,也写出了船夫驾舟时与风雨斗争的艰难情形。“接上翻江窘舟子。”是写船夫驾舟的情形。上句写船行至江中,因风浪而上下起伏。下句写船夫与风雨斗争,处境困难。“接上翻江”说明船行之快。“窘”字写出了船夫与风雨斗争的处境。“接上翻江”,是实写,突出了船行的快速和船夫与风雨斗争的艰苦。
次句“瓦衣耐漏谩讥评”,写船夫的苦处。瓦衣,屋瓦,此处泛指屋顶。耐漏,承受雨水而不渗漏。谩讥评,无端嘲笑评论。此句通过写屋顶承受风雨而不渗漏的本领来表现船夫的辛苦。“谩讥评”,无端嘲笑评论,突出了船夫被雨淋受冻的苦处。
后两句写船夫对雨的看法。“既水须知不洗水”,是说既然下雨,河水就会变得浑浊。“不洗水”,“不洗”二字写出雨水使河水变浑的本领,突出了雨的作用之大。“既水须知不洗水”一句,既是对前句“瓦衣耐漏谩讥评”的解释,又照应了开头,突出了船夫对雨的看法。“不洗水”三字既照应了开头,又使诗的结构紧凑严谨。
这首诗通过对风雨中船只的描述,写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