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学士号登瀛,天策居然是玉京。
试问图中拟仙者,果真谁忘世间情。
注释:当年学士号登瀛,天策居然是玉京。试问图中拟仙者,果真谁忘世间情。
赏析:诗题中的“十八学士”指的是唐代的文学之士。他们被唐太宗召见并封为“十八学士”,在宫廷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然而,他们的才华却常常被忽视或遗忘。这首诗就是对这种情形的讽刺和批评。首先从诗的前两句来看,“当年学士号登瀛”意味着这些学士曾经被誉为“登瀛之才”,意指他们在文学上的才华和成就非常高。然而,“天策居然是玉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学士才华却被埋没的惋惜之情。接着,通过提问的形式“试问图中拟仙者,果真谁忘世间情”进一步指出,那些被描绘为图中拟仙的人,是否真的忘记了世间的情感和责任呢?这里的“拟仙”是指画中的仙人形象,而诗人则是在质疑这些画中的仙人是否真的能够脱离世俗的纷扰和情感的纠葛,而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以及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对于这些学士才华被埋没的惋惜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