㸐煴袅袅万芳新,巧夺天工火迫春。
设使言行信臣传,怜他失业卖花人。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元和年间(806—820年)所作,是一首咏叹“花”的七绝。前两句写万紫千红的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景象。后两句写诗人看到卖花人因失去生计而愁眉不展的情景,从而联想到自己当年因直言敢谏、不畏强权、敢于触犯皇帝而受到的打击。因此,诗人感慨万千,遂作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戏咏唐花”是题目,即诗人以唐花为题进行戏咏。首句“㸐煴袅袅万芳新”,写的是春日里万花齐放的美丽景色。第二句“巧夺天工火迫春”,则写出了诗人对这美好景象的感受,即觉得百花的艳丽胜过了天上的繁星。第三句“设使言行信臣传”,则是想象如果自己当年能够像古人那样言行一致,那么自己就不会被谗言所害,也不会被赶出朝廷了。末句“怜他失业卖花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生活的同情与关注。
【答案】
译文:
万紫千红一片春光中,百花齐放争妍斗艳美。
若得君王信任我直言,定当重用不致遭贬斥。
赏析:
此诗借咏叹唐花来抒写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开篇两句,先写百花盛开之景。“㸐煴”指香气馥郁,“袅袅”形容香气袅袅上升的样子。“万芳新”意谓百花争奇斗艳,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烘托出一种欢乐的气氛。“巧夺天工火逼春”。这是诗人对百花竞艳景象的感受,即觉得百花的艳丽胜过了天上的繁星。
三、四句转入诗人自身的处境。“设使”“言行信”,意为假设自己能像古人那样言行一致,那么自己就不会被谗言所害,也不会被逐出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