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农夫怨行路,东坡此语未云然。
试看布帐渐淋者,谁不心欣利大田。
【注释】:
①布帐:用粗布做的帐篷,即茅屋。淋:沾湿。②心欣:心里高兴、喜欢。③利大田:指种庄稼、务农的收获。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三年(1084)任湖州知州时所作。此诗前两句写农民的艰辛,后两句写农夫的希望。诗人通过“歌舞”、“农夫”和“东坡此语未云然”三组对照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农民的深切同情。全诗构思巧妙,立意深刻,语言简练,感情真挚,是一首成功的抒情诗。
“烟郊行宫雨中即景 其三”:烟郊行宫,是作者为湖州知州时所建的行宫,位于湖州城西南烟波浩渺的大湖之滨。此诗为行宫即景之作,描写的是雨中的烟郊行宫。
“歌舞农夫怨行路”,首句写行宫内歌女舞女们的歌舞娱乐。这里,“歌舞”与“农夫”形成鲜明对比。农夫们辛勤劳作,而歌女舞女们却无忧无虑地过着闲适的日子。这种反差,既反映了封建社会阶级的森严壁垒,也揭示了农民的悲苦命运。
“东坡此语未云然”,这句诗表明了苏轼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苏轼曾言:“天下治乱在百姓,百姓苦乐在官长。”他主张要关注民生疾苦,关心百姓的疾苦,反对统治者只顾自己的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行为。
“试看布帐渐淋者”,这一句进一步揭示了农夫们的辛苦。他们身在行宫之中,却不得不忍受着风雨的侵袭。这里的“渐淋者”是指那些居住在行宫附近、被雨水浸湿的农民。他们的辛酸与无奈,让人感同身受。
“谁不心欣利大田”,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农夫们的愿望和期盼。他们渴望能够摆脱这种痛苦的生活,过上一个安稳、幸福的日子。这里的“心欣”二字,既是对农夫们心情的一种描述,也是对他们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农民们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使读者深受感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