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南泽庆滋三寸,越日齐郊亦报沾。
便忆豫圻曾逮未,了知蜀望孰能廉。
注释:
畿南的泽州、庆州都滋润三寸之地,越日齐郊也沾雨露。
想起豫州曾逮到未,知道蜀望孰能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闻讯山东得雨后,对河南地区和四川地区的天气变化发出感慨。
第一句“畿南泽庆滋三寸,越日齐郊亦报沾。”说的是河南地区和山东地区一样,都滋润了三寸之地,越日齐郊(指济南)也沾雨露。
第二句“便忆豫圻曾逮未,了知蜀望孰能廉。”说的是诗人想起了曾经在豫州(今河南开封)时得到过及时雨,但不知蜀地(指四川)的期望能否实现。这里的”冀”是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济”是指济南;“豫圻”是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蜀望”则是指四川。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两地气候变化的关心,同时对两处的期望产生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