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收寒鸟籁藏松,只有幽泉尚细淙。
便拟㨨琴一写韵,徽弦端是中黄钟。
注释:仲冬季节,香山的景色很美。管弦声收住了寒鸟的叫声,松树的深处传来了细流的声音。我打算弹琴来抒发情感,我的徽音端是中黄钟调。
赏析:此诗描绘了仲冬时节,香山的幽静美景,诗人以管弦声收住寒鸟叫声和松树深处的细流声音为画面,表达了自己想要抒发情感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管收寒鸟籁藏松,只有幽泉尚细淙。
便拟㨨琴一写韵,徽弦端是中黄钟。
注释:仲冬季节,香山的景色很美。管弦声收住了寒鸟的叫声,松树的深处传来了细流的声音。我打算弹琴来抒发情感,我的徽音端是中黄钟调。
赏析:此诗描绘了仲冬时节,香山的幽静美景,诗人以管弦声收住寒鸟叫声和松树深处的细流声音为画面,表达了自己想要抒发情感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 素节:指初七。新秋:指初秋。 看云成薄絮:薄絮指轻薄如絮的白云。薄絮,像絮一样轻盈的云朵。 临水有微波:微波即细小波纹,水面上出现的细微水纹。 岁月倏分半:岁月,年月;倏,迅速、突然;分半,一半。意思是说,转眼间,年华已过半。 光阴迅几多:光阴,时间;迅,迅速。意思是说,时光飞逝,转瞬即逝。 西山:指终南山。凝望处,即远望处。 桁列烟螺:桁列,排列整齐的样子;列,行列;烟螺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兴州最古寺,每到礼应亲。 - [兴州最古寺]:兴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池,这里有着许多古老的寺庙。 - [每到礼应亲]:每当来到这里,我都会怀着敬意和亲近之情参与各种祭祀或活动。 2. 策马河桥度,垂鞭农务询。 - [策马河桥度]:骑马经过桥梁,意味着要通过这座桥继续前往目的地。 - [垂鞭农务询]:在田间劳作时停下来询问农民,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 3. 即看优泽霈
【注】文征明的仿李成寒林轴,是一首题画诗。李成是北宋画家,擅长山水画,有“李成寒林图”传世。 诗句释义: - 山树不知名(山中的树木没有名字) - 山泉处处清(泉水清澈,处处可听) - 叶丹飘复止(树叶在风中摇曳,或红或绿) - 石白凸兼平(石头的颜色白而且形状凸出,平整如一) - 疏密擅风伯(树木和石头的分布疏密有致,仿佛风神主宰) - 骚人工寄兴(诗人借自然景色抒发情感) -
【注释】 碧云寺:在江西庐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别墅。 “隔岭别为区”,指寺庙与山峦相隔,自成一景;“精蓝静以俱”,指寺院建筑清雅、宁静。 “每参相与好”,意即每次来此参拜,都与僧人相处融洽。 “难论有和无”,意即谈论佛法的有无,似乎难以言说。 “法雨真优渥”,意为佛法如甘霖般深厚滋润。 “碧云任卷铺”,意即云雾缭绕,仿佛可以随意卷起。 “设云云那碧”,意即云朵飘散后,仍显碧绿。
【注释】 过:路过。青县:古县,今属河北。 枕:依傍、靠近。青青柳:柳树青青。 孳益庶:繁殖生息的人多。 总藉:总依靠。衣食:饮食衣服。 安能:怎么能够。粟帛:谷粟和丝帛,泛指财物。 瞻仰:仰望敬仰。 几里步随行:走几步路就跟着你(指跟随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路过青县时所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过”字领起全篇,“怜他瞻仰切”一句是诗眼。 第一联“古县河干枕,青青柳向城”
题和阗玉镂东坡夜游图 不眠闲访友,月色正苍凉。 底用秉宵烛,耐堪步野塘。 承天寺将到,积水地何方。 设谓同心孰,依稀似姓张。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不眠闲访友,月色正苍凉。 - 解析: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夜行的情境,表达出一种孤独而又寂寞的情感。 - 译文:我睡不着去拜访朋友,月光显得格外凄凉。 2. 底用秉宵烛,耐堪步野塘。 - 解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行走时的心境
谒孔林酹酒 一抔如五岳,永古此幽宫。 天朗林原气,川流洙泗风。 奠椒溯思处,瞻楷不言中。 万载读书者,水源木本同。 注释: 谒孔林:到孔子的墓地去祭拜。 酹酒:在祭品中洒酒以示祭奠。 “一抔”句:比喻孔子的坟墓像五岳一样高大雄伟。 “天朗”句:指孔子墓前树木茂密,空气清新。 洙、泗:指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附近的两条河流。 “奠椒”句:指在孔子墓前祭祀时洒酒祭奠椒柏。 “瞻楷”句
【注释】 梅雨:指春末夏初的连续阴雨天气。 林兰:泛指花卉。 素苞:白色的花朵或花瓣,这里特指梅花。 粉蕊:花心,即花蕊,用来形容梅花的颜色和质地。 映月姿逾澹:形容月亮下,梅花的形态愈发淡雅、清远。 临风香更赊(shē):形容梅花在微风中散发出更加持久、淡雅的香气。 多情怜野雀,栖托一枝斜:形容梅花虽美却孤独无依,被野雀所怜爱,只能寄生在枝条上,显得凄凉而又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兴济坝 易闸兹为坝,议因辛卯行。 脊犹出水尺,涨乃泄川平。 北固晏津郡,东虞潦泺氓。 一兴利一弊,要度重和轻。 注释: 1. 易闸兹为坝:用闸门代替堤防来控制水流。 2. 议因辛卯行:讨论在辛卯年进行。 3. 脊犹出水尺:山脊上的水流像出水的尺子那样高。 4. 涨乃泄川平:水位上涨时,河水会泄去。 5. 北固晏津郡:北方的黄河渡口,晏水县。 6. 东虞潦泺氓:东边的湖泊和沼泽地。 7.
这首诗的译文是: 李迪鸡雏待饲,两只小鸡就像仰望着天空。它们的母亲到哪里去了呢? 不知道如何带领它们觅食,谁又能怜悯它们饥饿的肚子呢? 打开地图一看,触目惊心!灾后的土地需要哺养,官员们要慎重啊!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苦难的诗。诗人通过对鸡雏被遗弃在荒废土地上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的深深忧虑。 首联写双雏如仰望,其母竟何之。意思是说
注释:仲冬时节,我在香山即景作诗。我大致描绘了山的轮廓,但过分修饰的地方还是用素净的颜色。我现在不写诗句,因为已经有了初稿,没有必要再写。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小诗。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描绘出了香山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香山的美景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传达出了对自然和谐、朴素之美的追求和向往
【注释】: 戊寅春帖子三首 其三 诗中“北溟”,指北方,即朝廷或皇帝。“陶泓毛颖”是比喻,“陶”,指东汉人蔡伦;“毛颖”是西汉人王充的笔名;“清陪”是说清闲自在、有清高之志气。 译文: 在玉局里寻找着妙义,在陶泓和毛颖那里称誉为清闲自在、有清高之志气的自己。 期盼佳音传来,愿与东风一起迅速到来。 赏析: 《戊寅春帖子三首》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六年(811年)春天创作的一组应诏之作
【注释】 岁暮:年终。督抚:地方最高长官,如总督兼巡抚者称两广总督;巡抚兼都御史者为福建总督。奏民数:呈报户口。谷数:呈报粮食数目。《诗·小雅·大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即指呈报谷物数额。册:文书。 宁非:岂非。盛事:大事。廪仓艰:仓库粮食缺乏。简几务:处理政事。酌剂:斟酌调剂。体求:身体力行。 【赏析】 这首诗是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16世纪中叶-1652年)任广西提学按察使时所作
【注释】 香山:香山寺,在长安城西南,是唐代著名古刹。 翠缬红敷亦底为:翠缬(cuìxié),古代的一种染色工艺。这里指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编织成的花纹。红敷,指鲜艳的红色装饰。底为:本为。 惨淡:形容色彩暗淡。这里是形容色彩虽艳丽但显得凄清,有凋零、衰败之意。 真姿:本来的、真实的姿色。 蠲纷虑:清除心中的纷忧。 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4)。 初起时:刚起事的时候。 赏析:
注释: 1. 隔岁峰容傍岁阑,乘暄朅览不知寒。 2. 今来偏有相应处,积雪西山待我看。 赏析: 《仲冬香山即景杂咏 其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此诗写在香山寺前观赏雪景,因雪而感怀。全诗描绘了作者在香山雪中观雪、赏雪、思雪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首句“隔岁峰容傍岁阑,乘暄朅览不知寒”,意思是“隔年的山峦依偎着年岁的尽头,趁着温暖的风儿去观赏不知道寒冷”
注释: 筑场纳稼甫功完,又播来牟绿垄攒。 辛苦更谁过农者,茅檐却鲜饱三餐。 译文: 农夫们筑好田埂后,又播种了庄稼。 辛勤劳作的农夫中,又有谁能比得上? 茅屋的檐下,只有他们才能吃得如此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民生活的诗,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简朴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敬仰。首句“筑场纳稼甫功完”,描绘了农民们完成田地整治后的情景。次句“又播来牟绿垄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