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缬红敷亦底为,试看惨淡是真姿。
因之便欲蠲纷虑,静悟贞元初起时。

【注释】

香山:香山寺,在长安城西南,是唐代著名古刹。

翠缬红敷亦底为:翠缬(cuìxié),古代的一种染色工艺。这里指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编织成的花纹。红敷,指鲜艳的红色装饰。底为:本为。

惨淡:形容色彩暗淡。这里是形容色彩虽艳丽但显得凄清,有凋零、衰败之意。

真姿:本来的、真实的姿色。

蠲纷虑:清除心中的纷忧。

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4)。

初起时:刚起事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香山寺的诗。诗人在香山寺游览,看到寺庙建筑和佛像等都经过精细的雕饰,色彩鲜明艳丽,给人以美的感受。然而,这种美却使诗人感到凄凉悲凉,似乎预示着盛唐已经衰落,于是产生了一种怅惘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翠缬红敷亦底为”,写香山寺建筑的雕饰,色彩绚丽。翠缬,是古代的一种染色工艺。红敷,指鲜艳的红色装饰。这里指的是寺院的建筑和佛像等都经过了精细的雕饰,色彩鲜明艳丽。底为,本为;“亦”通“抑”,还是,表示转折语气。意思是说,这些雕饰虽然精美华丽,但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诗人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疑惑。“试看惨淡是真姿”,这一句是说,这些华丽的雕饰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凄惨悲凉的美,这才是真正的本质。这里的“惨淡”二字,用得极其贴切,既形容了雕饰的色彩黯淡无光,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感伤。

第二联“因之便欲蠲纷虑”,承接上文的感慨,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想要排除心中烦恼的愿望。蠲,同“捐”,除去;“纷虑”是纷繁的忧愁。意思是说,因为看到这些凄惨悲凉的美,所以希望能够消除心中的纷忧,得到宁静。

末联“静悟贞元初起时”,点明题旨,总结全篇。贞元是唐德宗年号(785—804)。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通过观察这些雕饰,联想到了唐朝初期盛世的开始,那时天下太平,万民欢腾。现在虽然繁华一时,却隐藏着凋零、衰败的危险。因此,我希望能够静下心来,从中获得启示,重新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这首诗通过对香山寺雕饰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盛唐时期繁华景象的怀念和惋惜,以及对现实社会变迁的忧虑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感悟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