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杰竖众崖巅,绚霭凝岚秀扑筵。
不是匡庐瀑帘侧,也应名托李青莲。
【注释】
紫峰阁:即紫阳峰。
一峰杰竖众崖巅,绚霭凝岚秀扑筵。
一峰矗立在众多的山峰之上,绚丽的云霞凝聚在山间,秀丽景色扑入眼帘。
不是匡庐瀑帘侧,也应名托李青莲。
这不仅仅是庐山瀑布旁边的景观(匡庐),也应该以李白为名托身(名托李青莲)。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庐山紫阳峰的景象。紫阳峰位于庐山五老峰南,主峰高耸入云,是庐山诸峰中最为雄奇险峻者。全诗四句皆用对仗,写景绘物生动形象,色彩艳丽,音韵铿锵。
首联“一峰杰竖众崖巅,绚霭凝岚秀扑筵”,写的是一峰独立于众山之巅的雄姿,绚烂的云霞凝聚在山间,秀丽的景象扑面而来。诗人以“杰竖”形容山峰的高耸挺拔,“绚霭”描绘出云霞的绮丽斑斓,“凝岚”则写出了云雾缭绕的神秘莫测,而“秀扑筵”则是说这些美景如同美酒盛宴一般令人陶醉。
颔联“不是匡庐瀑帘侧,也应名托李青莲”,诗人将紫阳峰与庐山瀑布相提并论,认为它不仅不比庐山瀑布旁逊色,而且还可以借李白的名字来命名(名托李青莲)。这里的“名”字,既可以理解为名字,也可以理解为名声、名气。
整首诗通过对紫阳峰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特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其他名胜古迹,也展现了自己独到的审美眼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总的来说,这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