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湖夹镜六桥横,堤上鸣鞭散意行。
耕织图边浑似此,偶因北望忆昆明。
这首诗的原文是:
自苏堤跋马至圣因行宫,其三
双湖夹镜六桥横,堤上鸣鞭散意行。
耕织图边浑似此,偶因北望忆昆明。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自苏堤跋马至圣因行宫”
这一句的意思是从苏堤(位于杭州)开始,我骑马走过,然后到达了圣因行宫(位于昆明)。这里的“跋马”指的是骑马,而“圣因行宫”则是一个特定的地点,可能是某个皇帝或贵族的行宫。整句话表达了诗人从一个地方出发,经过一段旅途,最终到达另一个地方的经历。
第二句:“双湖夹镜六桥横”
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两座湖面如同镜子一样平静美丽,六座桥梁横卧在湖面上。这里的“双湖”和“六桥”都是指自然景观,而“夹镜”则形容湖面的美丽程度,仿佛是一面镜子。整句话通过这些景物,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第三句:“堤上鸣鞭散意行”
这一句的意思是在堤坝上散步的时候,挥舞着手中的鞭子,享受着自由自在的时光。这里的“鸣鞭”可能是指打鞭的动作,而“散意行”则表示随心所欲地散步。整句话传达了一种闲适、悠然自得的心情。
第四句:“耕织图边浑似此”
这一句的意思是在农耕和纺织的景象中,这种悠闲自在的感觉就像眼前的景色一样真实。这里的“耕织图”可能是指农田和织布的场景,而“浑似此”则表示非常相似。整句话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认同。
最后一句:“偶因北望忆昆明”
这一句的意思是因为偶尔向北望去,想起了昆明。这里的“北望”可能是指望向北方的地方,而“昆明”则是云南的一个城市。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如工作调动、家庭原因等)而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昆明。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忧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变化。从一开始的轻松愉悦,到中间的闲适自在,再到结尾的思念与期待,整首诗贯穿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的情感。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