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事元宵大吏供,烟村兼可验民风。
予心更有思维处,德秀歌工若与同。

【注释】上元: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供:供应、祭献。验:考察、检验。德秀:即陈淳(1483-1542),字德玄,世称白沙先生,明代学者、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歌工:指诗歌的写作才能。若:好像、仿佛。

【赏析】《上元灯词八首》共有八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诗中通过描写元宵节时官府大吏供奉的灯火,以及乡村百姓在节日里的欢乐场面,来表现作者对民间风俗民情的关注,表达了自己对民俗风情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节事元宵大吏供,烟村兼可验民风”。这里,诗人以元宵节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节日场景:官府大吏们忙着供奉灯火,而烟村中的百姓却沉浸在欢乐之中。这种对比鲜明的画面,既展现了官民两方的不同生活状态,又体现了民间的淳朴风俗。

“予心更有思维处,德秀歌工若与同”。在欣赏完这番热闹景象后,诗人不禁陷入了沉思:这些美好的节日活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而那些流传下来的民间歌谣,又是如何反映民众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的呢?于是,他想到了陈淳(德秀)先生。因为陈先生擅长诗歌创作,他的才华与技艺,仿佛与这热闹的节日场景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因此,在诗人心中,陈先生就像是一个真正的节日使者,将民俗风情带到了人们的眼前,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展现了民间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诗人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官民两方的不同生活状况,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