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归去各封汗,协纪明时命五官。
讹正从前珠露海,条风翘首向东看。
【注释】:
丙子春帖子二首(其一):乌孙归去各封汗,协纪明时命五官。
讹正从前珠露海,条风翘首向东看。
赏析:
《丙子春帖》共两卷,这是其中的第二卷,是宋徽宗的墨迹作品。此帖为卷后附题诗,诗中“乌孙”指西域的匈奴,而“协纪”则指协调和纪纲之意。“明时”指的是宋朝,这里暗含了对宋朝的赞美。“五官”在古代是指五方,这里可能是指对五行或五行方位的理解。
《乌孙归去各封汗》,乌孙是古代西域的一个民族,他们归国后分别被封为王,这里的“各封”指的是各自被赐封为王。“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首领或统治者。
《讹正从前珠露海》,“讹正”可以理解为纠正错误或者改正之前的错误。“前珠露海”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比喻,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条风”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风向,它可能代表了某种特定的方向或趋势。而“向东看”则明确表达了这种期待或向往的方向。
《条风翘首向东看》,“条风”同样是一个风向的描述。“翘首向东看”则表达了某种期待或关注的目光投向东方。这种目光可能包含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国家发展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等多重含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乌孙归国并被封的情况,以及人们对于未来的期望和关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的用词和表达方式也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