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苍浓翠点斜曛,远嶂相联瀑为分。
布景要当具神解,岂同一例写松云。
【注释】
①文徵明: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字征明。绿阴草堂图:指文徵明的《绿阴草堂图》。即用画中题者韵:即用画上的文字做诗的韵脚。其一:第一首。淡苍浓翠:淡青色和深绿色。斜曛:夕阳斜照。远嶂:高峻的山。相联:相连,接连不断。布景:布置景物。神解:有灵气。岂同一例:怎么能一样呢?写松云:描绘松树和云彩。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游览了文徵明的《绿阴草堂图》后的一首题画诗。
开头两句写画面上的景色。画面上,一片淡青和深绿交错着,形成一种浓淡相宜的色调;而远处的山峰则连绵不绝,仿佛与近处的水流相互连接。“淡苍”与“浓翠”,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印象。“点斜曛”三字,既写出了落日余晖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观赏这幅山水画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愉悦的心情。
“远嶂相联瀑为分。”这几句是说,远处连绵的山峦,像一条条巨龙,在瀑布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壮丽壮观。这里不仅写了山、水、瀑等自然景观,而且写得气势磅礴,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两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作画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布景”二字,道出了作画者对景物的处理和安排。“具神解”三个字,说明作画者必须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使景物栩栩如生,充满灵性。而“岂同一例”则是说,作画者不能简单地模仿他人,而要有所创新,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又有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