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阁对流杯处,觞咏当年集翰林。
鼓响舂音曾几载,却成佳话壁间吟。
【注释】:
日知阁:宋代的藏书楼,在今河南商丘东南。
流杯处:指流觞曲水,古人于宴会上以酒杯盛水,令宾客依次取饮,谓之“流觞”。
翰林:指翰林学士院,唐宋时期专掌起草诏令、文章和编纂史事等官署。
鼓响舂音:指鼓声与舂声。
佳话:美谈。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回忆历史,抒发感慨。开头两句写自己曾在日知阁下流觞曲水,宴集翰林学士院。后两句写当年曾鼓响舂音,如今却成了佳话。
首句“日知阁对流杯处”,点明地点是日知阁,而日知阁则是作者曾经聚会的地方,所以作者自然要提起往事。“流杯处”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饮酒游戏。相传晋王羲之爱鹅,每与朋友相聚时便设宴席,令侍者持觞行酒,并说这是为鹅洗盏,故称“流觞”。《世说新语·任诞》中也有“王子敬(王献之)诣郗公(献之),值冬,偏直(斜倚着)一榻对坐,共升堂,公入语(说话)良久,献之逾去,公遂携献之夜话。夜久,更筹(更漏计时器)已尽。献之方罢出,公遂命驾,指月痕(指月光)曰:‘此段光亦佳。’”可见“流觞”一词源于东晋名士的雅集。
第二句“觞咏当年集翰林”,则进一步描写了当时的盛况。“翰”(翰墨)即翰苑,汉以后为翰林学士院,掌管文翰之事。这里说的是作者曾在翰林学士院饮酒吟诵,歌颂当时的生活。
“鼓响舂音曾几载”,第三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鼓响舂音”指的是鼓声和舂声的交响,这里用来形容作者的歌声和鼓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庭院里。而“曾几载”则是说这样的歌声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
尾句“却成佳话壁间吟”,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核心。“却成”是指最终成为了一种美好的传说。“佳话”就是好故事或者美谈。而“壁间吟”则是指这首诗被刻在墙壁上作为传颂的美谈。
这首诗的诗意在于通过对日知阁和翰林学士院的回忆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于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