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楼开牖纳天风,梵网檐铃演色空。
回视双峰将法藏,宝珠光在翠云中。
【注释】
- 云罩寺:在杭州。云罩,山名。
- 三首:指《云罩寺》的三首诗。
- 开牖纳天风:指打开窗户,接受天空吹来的风。
- 梵网:佛教语,意译为“法网”,“佛法”。檐铃:佛寺屋檐上的风铎,随风而鸣。
- 色空:佛教语,意译为“色即是空”,强调一切皆空,一切皆无。
- 回视双峰将法藏:回头望着双峰,仿佛看见了法藏在其中。
- 光在翠云中:光芒在碧绿的云朵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云罩寺的壮丽景色和其背后的佛教哲理。
第一句:“层楼开牖纳天风。” 描述了寺庙高耸的楼阁,开窗接纳从天空吹来的清新空气。这里运用了“纳”这个动词,形象地表达了通过建筑结构来接受自然之风的动作。
第二句:“梵网檐铃演色空。” 则是对前一句的自然景象进行了抽象的升华,通过“色空”一词,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层面的哲学思考。这里的“演”字,可以理解为“演绎”、“展现”。
第三句:“回视双峰将法藏。” 这句话似乎与前面的景色描写没有直接联系,但仔细品味会发现,它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诗人通过回头看山峰的方式,似乎在暗示自己内心的某种觉悟或领悟。这里的“将”字,可以理解为“即将到来”或“准备显现”。同时,也有一种“法藏”即佛法将要显现的意味。
最后一句:“宝珠光在翠云中。” 是对整个画面的收尾。这里的“宝珠”指的是珍贵的佛珠,象征着佛法的珍贵和神圣;而“翠云”则形容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整个诗句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完成了对云罩寺美景和佛教哲理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