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寄干城入侍宸,据鞍矍铄尚精神。
东都留守分明是,应领耆英会里人。
【注释】
出寄干城入侍宸:出京时寄托着保卫国家的期望,进入朝廷则侍奉皇帝。干城,即“干”与“城”两个词的合成,意为守护边疆的重镇。
据鞍矍铄尚精神:骑着马坐在鞍上,精神振奋,显得精神焕发。矍铄,意思是健壮而有力的样子。
东都留守分明是:在洛阳当留守官的,分明就是指你。东都,洛阳的旧称,当时为陪都。留守,即地方长官。
应领耆英会里人:应该被选入朝廷中那些年高德劭、有名望的人的行列里。耆,指年纪较大,这里泛指老臣;英,才智出众的人;会,聚会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画中人物的描写,抒发了他对国事的关注以及对年高德劭之人的崇敬之情。
第一句:“出寄干城入侍宸”,描绘的是一幅守卫边疆的场景。诗人以出寄干城来形容自己出仕为官,保卫国家的志向和责任。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与热爱。
第二句:“据鞍矍铄尚精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骑在马上,精神抖擞的形象。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英勇气概,也暗示了他为国家尽心尽力的决心。
第三句:“东都留守分明是”,则将目光转向京城洛阳。诗人以“东都留守”的身份自居,表明他愿意承担起保国安邦的重要任务。同时,这也是对他身份的一种肯定和褒扬。
最后一句:“应领耆英会里人”,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被选入朝廷中的精英人士行列的愿望。耆英会,是指年长德高、有名望的人的集会。在这里,诗人用此来表达他对老年贤才的尊重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中人物的描绘和对诗句的解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心以及对年长德高的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