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岂乏后行人,渐石应教受苦辛。
暑雨怨咨今不啻,每因即景慎临民。
注释:
长途岂乏后行人,渐石应教受苦辛。
暑雨怨咨今不啻,每因即景慎临民。
译文:
长途难道缺少后来的行人吗?渐湿的石头应当遭受辛苦和劳累。
暑天的雨水怨声不止,现在更不停止。我常常因为这种景象,小心谨慎地处理政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炎热的夏日,对旅途中行人的关心与慰问。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对行人的深切关怀之情。
首句“长途岂乏后行人”,意为在漫长的旅途中,并不缺乏后面的行人。诗人用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旅途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对后面行人的期待和关心。
颔联“渐石应教受苦辛”中的“渐石”指的是旅途中的险峻山石。诗人以“教”字起头,暗示这些险峻的山石应当承受着辛苦和劳累。这既是对前面“长途岂乏后行人”的回应,也是诗人对旅途中行人的一种提醒和鼓励。
颈联“暑雨怨咨今不啻,每因即景慎临民”则直接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经历。这里的“暑雨”指的是夏季的暴雨或雷雨,而“怨咨”则是抱怨、哀叹的意思。诗人通过“今不啻”这个表达,强调了暑雨给旅行者带来的困扰和痛苦。而尾联“每因即景慎临民”则是指每当他看到这样的景色时,都会小心谨慎地处理政务。这里的“每因”表示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受到这种景象的影响。同时,他也明白自己在政务上的重任和责任。
这首诗以“长途岂乏后行人”开头,然后通过对旅途中行人的关心和慰问来展开叙述。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对旅途中行人的深切关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