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未老试声时,嘒嘒犹悭疾复迟。
细拟争先传响意,几曾清实畏人知。
这首诗是一首咏蝉的诗。诗人抓住“新蝉”的特点,从鸣声、体态、环境三个方面着笔,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
第一句“绿阴未老试声时”,写初夏时节,树上嫩叶葱茏,绿叶成荫,树荫如伞,蝉在枝头鸣唱。这里的“未老”二字,说明蝉的鸣声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它的成长,逐渐发展起来的。
第二句“嘒嘒犹悭疾复迟”,写初夏时节,蝉鸣声清脆而细微,虽然鸣叫得勤快,但声音却十分微弱。这是因为初生的蝉叫声不够响亮,所以需要不断地鸣叫,以使声音变得清晰有力。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蝉的生长过程,它从初生到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第三句“细拟争先传响意”,写蝉在枝头鸣唱时,总是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传得更远、更响亮。这里的“细拟”二字,表明蝉在鸣叫时非常小心谨慎,生怕自己的鸣叫声被其他人听到。
最后一句“几曾清实畏人知”,写蝉的鸣声虽然细小且不张扬,但它却常常被人所忽视。这里的“几曾”二字,表明蝉的鸣声虽然细小,但却并非轻易就会被人察觉。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蝉的一种赞美之情,认为它们虽然默默无闻,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初夏季节里蝉鸣声的诗。诗人通过对蝉鸣声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蝉的一种赞美之情,认为它们虽然默默无闻,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生动,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成功地捕捉了蝉鸣声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