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收气霁恰秋初,徙倚孤亭眄碧虚。
最是胸中消芥□,长空无尽意还如。
【题解】《题董邦达山水十二幅》为一组七绝。此诗为组中第十首,写秋日登高望远之景,抒胸中浩气长存之意。首句“云收气霁恰秋初”,点明时间、天气;次句“徙倚孤亭眄碧虚”写登高望远之状;第三句写心胸开阔;末句点出主题,抒发胸中浩气长存之情。
【注释】①亭皋:水边平地,即湖岸。②消芥□(xiè jiǎ):指消除胸中烦闷之气。③意还如:意态自如。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秋高气爽时登高望远之作,借自然景观抒发豪情壮志。
“云收气霁恰秋初,徙倚孤亭眄碧虚。”起句以“云收”、“气霁”描绘了秋高气爽的景色,为下文抒情作铺垫,同时暗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是舒畅的。颔联“徙倚孤亭眄碧虚”写诗人登高后,独自站在湖边,眺望那无边无际的湖面,湖面的广阔无垠与自己的胸怀一样博大,胸中烦恼尽释,心境豁然开朗。尾联“最是胸中消芥□,长空无尽意还如”则进一步点出了自己的情怀。诗人在广阔的天空下,心胸坦荡,无所拘束,意气自由。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宏大,气势雄浑豪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