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涛𨤍醁成佳酿,千日十年醉未醒。
怪底当年十思疏,未将恶旨动君听。
翠涛𨤍醁成佳酿,千日十年醉未醒。
——读唐太宗赐魏徵诗题有感
翠涛𨤍醁成佳酿,千日十年醉未醒。这句诗出自唐代皇帝李世民的《赐魏徵诗》,意在赞颂魏徵的才华。魏徵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敢于直言进谏,深受唐太宗的信任与尊敬。诗中的“翠涛”指的是美酒,象征着魏徵如美酒般醇厚而深邃的思想,经过岁月的沉淀,愈发显得珍贵。
“怪底当年十思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魏徵当年提出的“十思疏”的惊讶之情。魏徵的这十条建议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最终证明是正确的决策。魏徵的勇气和坚持让他得到了尊重,也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未将恶旨动君听”。这是对魏徵忠诚的描述,他没有因个人利益而动摇自己的政治立场,而是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王的忠诚。他的这种品质,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
这首诗不仅是对魏徵的赞美,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回顾。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坚持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魏徵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智者和英雄,是那些为了信仰和理想而不懈努力的人。他们的事迹,如同那翠涛𨤍醁成的佳酿,历经时光的考验,依旧芳香四溢。
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那就是对于真理和正义的追求。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应铭记这种力量,因为它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