鸲鹆何曾畏北风,雕笼常锁海棠丛。
竹窗既有江湖思,底事频怀玉禁中。

【注释】

题姚绶寒林鸲鹆图:题写姚绶的《寒林鸲鹆图》。

高士奇:明末清初文人,字季迪,号西泠散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霁:天气放晴转阴。

【译文】

鸲鹆(qú yù)何曾惧怕北风,常常被关在雕花的笼中。

竹窗内常有江湖行旅的思乡之情,为何频频怀念玉禁中的皇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幅画的题诗。画面上是一只在寒林中栖息的鸲鹆,诗人借画题诗,抒发了他对朝廷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心情。

“鸲鹆何曾畏北风,雕笼常锁海棠丛。”首句写画中的那只山鹊,它生活在北方,却不怕冷,因为笼子里装着它,使它免受严寒之苦。这一句是实写,通过描写山鹊的生活,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的不满。

“竹窗既有江湖思,底事频怀玉禁中?”次句则写画外之景。诗人看到窗内山鹊在寒林中啼叫,就联想到自己身处江湖之中,心中也充满了忧思。而为什么自己要频繁地想念玉禁中的皇帝呢?这是诗人自问。这里,他运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朝廷政治的不满。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但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画作的内容,而是通过对画中鸟儿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含蓄、深沉,更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