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寻故宅羲之导,江北由来度外存。
可惜茂弘终不用,陈頵曾已进名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题洗砚池二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以洗砚池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思考。

我们来看第一句:“堪寻故宅羲之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可以寻找到古代书法家王羲之曾经居住过的故宅。这里的“羲之”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代宗师,被誉为“书圣”。这句诗通过提及王羲之,表达了对古代书法艺术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我们分析第二句:“江北由来度外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长江以北,人们往往认为书法艺术超然物外。这里的“度”指的是超越、脱俗的意思,“存”则是指存在、保留。这句诗通过描绘书法艺术在长江以北地区的地位和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于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他认为书法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和名利的诱惑,成为了一种超然的存在。

我们来看第三句:“可惜茂弘终不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可惜的是,茂弘最终没有受到重用。这里的“茂弘”指的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马茂弘,他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这句诗通过提及茂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之情。他认为马茂弘这样的杰出人物应该得到重用,而不是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

我们看第四句:“陈頵曾已进名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陈頵曾经说过一些有名望的话语。这里的“陈頵”指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陈群的后代陈頵。这句诗通过提及陈頵,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言论的尊重和推崇。他认为陈頵的言论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影响力,值得后人学习。

这首诗通过对王羲之、马茂弘和陈頵等人的提及和评价,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历史人物和言论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