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泌栖迟风尚清,蜗庐焚后一身轻。
千秋洞口传三诏,遁世微嫌未遁名。

注释:

三诏:指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诏书。这三份诏书都是皇帝对臣属的告诫和劝勉之词。

衡泌栖迟:衡山、泌水,均为地名,这里泛指隐居的地方。

蜗庐:蜗牛的家。

焚后一身轻:烧掉旧宅后觉得轻松自在。

千秋:形容时间悠久。

遁世:隐遁于世,指隐居生活。

微嫌:轻微的遗憾或不满。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通过描写隐居生活的艰辛和清贫,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衡泌栖迟风尚清,蜗庐焚后一身轻”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衡山、泌水等地,都是诗人曾经隐居的地方,这里的山水风光秀丽宜人,让人心旷神怡。而诗人自己则如同一只蜗牛般,在破旧的蜗庐中过着清苦的生活,但这种清苦却让他感到一身轻松,仿佛已经脱离了尘世的纷扰。

次句“千秋洞口传三诏,遁世微嫌未遁名”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独特经历。诗人曾经三次被皇帝召见,每次都是因直言进谏而得罪了皇帝,被贬谪到边远地区。然而,即使在这种微嫌未遁名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为世俗所动,保持着高尚的品格。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与向往,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名利看得很淡的态度。诗人通过描写隐居生活的艰辛与清苦,以及自己坚守信仰的决心与勇气,向世人展示了一种超脱物欲的人生追求。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它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艰难困苦与清苦,以及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看得很淡的态度,以及对自由、独立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