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马何须急着鞭,时遭阳九分身捐。
应教识闇鸣蛙者,解惜忠臣血点溅。
【注释】良马何须急着鞭:良马不需要急于用鞭子抽打。时逢乱世(阳九),人命如草芥,身家性命难保,不得不分身而逃。应教识闇鸣蛙者:应教育那些能听到蛙鸣声而知道春天即将到来的人。暗鸣是青蛙的一种叫声,用以预报春天来临的消息。解惜忠臣血点溅:应该怜惜忠臣为国家流血牺牲的赤诚之心和壮烈之举。血点溅,指忠臣为国捐躯,血洒疆场。
赏析: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末夏初。诗人在长安任太子少傅期间,与友人王维、杜甫等游赏曲江池,并作此诗以赠。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时局动荡,国家危亡;后两句写忠臣报国,慷慨赴死。诗中“暗鸣”二字妙绝,将蛙鸣喻为“暗鸣”,形象地表现了时局的动荡不安。诗中“应教”二字,语出《庄子·秋水》:“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罗。”意谓:应教导那些能听到蛙鸣声而知道春天即将到来的人。暗合题旨,耐人寻味。全诗意境雄浑阔大,语言简净自然,音节铿锵有力,有汉魏乐府民歌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