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多霪涨水流,民艰南望不胜愁。
每每所历原登谷,意外欣遭为解忧。
【注释】
入夏:进入夏季。
霪(yín):久雨不断。
涨水:指江河、溪流水位上升。
民艰南望不胜愁:百姓在南方望着家乡而感到无比忧愁。
原登谷:地名,这里泛指原地,即故乡。
意外欣遭为解忧:没有想到在这里遇到可以解除忧愁的人或事。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时年作者已五十多岁了,他经历了战乱和流亡生活,此时在河北一带辗转流浪,心情极度忧伤。全诗以“入夏多霪涨水流”起兴,点明时令和地点,接着写自己因战事漂泊在外,无法回到南方家乡,只能遥望南方的家乡,心中满是忧愁。然后诗人写到自己一路上所经历的地方,但都与自己无关,唯有到达了河北原登谷的时候,才遇见了一个能够让自己摆脱忧愁的人——那位老妇人。于是诗人便对她说:“没想到你在这里能为我排忧解难。”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老妇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从诗的结构上看,前两句是起兴句,用“入夏”、“多霪”、“涨水”等自然现象引出自己因战乱而不得不离开故土,去往他乡的悲凉处境;中间两句是过渡句,通过叙述自己一路所见所闻,将笔锋一转,由景及人,引出了自己在旅途中遇到一个能够为自己解除忧愁的人——一位老妇人;最后两句是结束语,表达了对这位老妇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抒发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战乱中失去家园后的无奈与悲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那位老妇人深深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