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近隔一溪横,长杳芸窗占毕声。
痛绝春风廞马去,真成今日送儿行。
皇长子挽词 其三
诗曰:书斋近隔一溪横,长杳芸窗占毕声。
痛绝春风廞马去,真成今日送儿行。
此诗以书斋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寂寥和失落的氛围。“长杳芸窗占毕声”描绘了书斋失去了往日的读书声,通过“痛绝春风廞马去”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将失去的对象比作离去的骏马,这一比喻富有感染力。最后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送儿行的悲伤情怀。整体情感深沉,富有感染力。
赏析:
弘历(即爱新觉罗·弘历)为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皇长子逝去的深深悲痛和不舍之情。他通过书斋、读书声的缺失以及春风中离去的骏马,巧妙地将自己的悲痛转化为一种凄美的画面。
首句“书斋近隔一溪横”,以书斋为背景,暗示了皇长子与书斋之间的深厚关系。而“长杳芸窗占毕声”则进一步描绘了书斋失去了往日的读书声,营造了一种寂静的氛围。
二句“痛绝春风廞马去”,以春风中的骏马喻指皇长子的离去,既生动又贴切。这里的“痛绝”二字,充分表达了弘历对皇长子的深深悲痛。
末句“真成今日送儿行”,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在这里,弘历将送葬的场景化为一种送别儿子的行为,既符合常理,又增添了一份庄重和悲壮之感。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弘历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意。同时,诗中所运用的比喻、象征等手法,也使得整首诗歌更具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