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田随意垦山上,避赋成群到塞中。
纵是漏卮听亦得,丈量底更命司空。
【注解】
“山中村”:指隐居在山林中的村舍。“其二”:诗的第二首,是《山中杂诗》组诗中的第二首。
“拣田随意垦山上”:诗人在山中随便开辟荒地,垦殖山上。“避赋成群到塞中”:为了躲避赋税而聚集到边境地区。
“纵是漏卮听亦得,丈量底更命司空”:即使像漏斗一样的容器,只要听从命令也可以容纳东西,至于丈量土地、分配财物之类的事,那就需要朝廷的官员去办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表达隐逸思想的诗。全诗以“山中村 其二”为题,分两节:前四句写山中村舍的景与情;后八句写山中人的志向与行为。
第一句“拣田随意垦山上”,意思是说,在山上任意开辟田地,不拘泥于传统的规矩。“拣”字用得很传神,写出了一个闲人自在自得的神态。
第二句“避赋成群到塞中”,意思是说,为了逃避赋税,就成群结队地到了边境地区。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盘剥农民的不满和愤慨,也表现出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第三句“纵是漏卮听亦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是像漏斗一样的容器,只要是听从命令也可以容纳东西。这里的“漏卮”,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比喻为官者如漏斗一般,只有听从命令才能容纳东西。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反感。
第四句“丈量底更命司空”,意思是说,至于丈量土地、分配财物之类的事情,那就需要朝廷的官员去办了。这句话表明了诗人主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依赖于他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田园风光、抒发田园之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对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