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千峰濯黛青,乘凉纵目坐山亭。
寻常树色犹遮望,到此山容无遁形。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要求。此题要求“对下列诗句逐句释义并赏析”,答题时注意从内容、手法和情感三方面作答。

“雨过千峰濯黛青”:雨水洗过了千座山峰,使之呈现出深青的色泽,如同女子的青色的双眉,这应该是诗人在登山途中所见。

“乘凉纵目坐山亭”:乘着凉爽,放眼四顾,坐在山亭里休息欣赏眼前的景色。

“寻常树色犹遮望,到此山容无遁形”:平常的树木色彩依然能够遮住视线,来到这里却连山的全貌也无处隐藏。

译文:

雨水洗过后,千座山峰呈现出深青的颜色,好似女子的青色眉毛;我乘着凉意,放眼四望,坐在山亭里休息欣赏眼前的美景。平常的树木色彩依然能够遮住视线,来到这里却连山的全貌也无处隐藏。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登上四面云山亭子,看到雨过千峰之后,山峰呈现青黛之色,如美人之翠眉掩映其中。诗人于是在山风徐来之际,来到亭子里乘凉。他放眼四顾,只见四周林木葱茏,浓荫蔽日,遮蔽了他的视线,使他看不到山的全貌。诗人用“雨过千峰濯黛青”来形容雨后千峰青翠欲滴,用“寻常树色犹遮望”来形容树木茂密,遮天蔽日,无法看到山的全貌。而“到此山容无遁形”则表明,尽管树木茂密,但诗人仍然看到了山的全貌。

首联描绘了雨过千峰后的秀美景色,颔联写诗人来到亭子里乘凉,尾联写诗人看到山容无遁形。整首诗以“登”字为线索,将“雨过”、“乘凉”、“望”三个动作串联起来,展现了诗人登山过程中的愉悦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