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经塞树声偏壮,籁度山楼气忽寒。
却为空蒙宜纵目,添衣还倚石阑干。
【注释】
点经塞树:山中的松树。点,点缀。经塞,指边塞之地。
籁度山楼:风声传过山楼。
却为空蒙宜纵目:因为天气空蒙,景色宜人,所以应该放眼远眺。
却,表示原因。
【赏析】
《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作者在描写了山中雨景之后,抒发自己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热爱之情。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和所抒发的情感,都是通过“看”这个字体现出来。全诗意境高远,气象恢宏,语言洗炼而又明快流畅,充满了生活气息。
首句“点经塞树”,点出了“塞树”这一特定的景物,又以“点”字修饰,写出了树木的特点,即“塞树”,突出了边塞的特色。“塞树”是指那些生长于边塞的高大乔木。
二、三句紧承首联展开描写。“籁度山楼”一句,既写出了风声传过山楼的情景,又写出了山中雨后的清新之气。这两句是说,山中下雨,风声穿过山楼传来,使山楼显得更加清静幽雅。“气忽寒”一句,则写出了风声穿行山间时的感觉——冷。
最后一句“却为空蒙宜纵目”,是说因为天空云净,视野开阔,所以才应该放眼远眺。
末句“添衣还倚石阑干”,既是对前面所写的景色的回应,又是对前面所抒感情的进一步升华。“添衣”二字,既写出了雨后气候的寒冷,也表达了诗人因欣赏美丽的山水风光而感到舒畅、愉悦的心情,同时也表明诗人不畏严寒而乐于欣赏自然之美的乐观精神。诗人之所以要加衣服,是因为山中雨后气温骤降,寒意逼人。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气候条件,使得诗人有充分的理由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因此,尽管天气寒冷,诗人仍然愿意到户外去欣赏美景。“倚石阑干”一句更是直接写出了诗人的行动,表现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那份惬意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雨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物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