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亭台俯渌波,进舟端胜画中过。
霁空如水清无滓,著个西山矗远螺。
【注释】
高梁桥:地名。泛舟:泛舟于水上。西海:即西湖,在今安徽合肥西北。杂咏:指诗中对景物的描绘与议论。西山:位于合肥市西南,三面环水。螺:这里指山的形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退居西湖时所作,写景生动、细腻。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起句“闲置亭台俯渌波”写自己退隐西湖之闲情逸致;次句“进舟端胜画中过”则写泛舟西湖之乐趣。“闲置亭台”,意谓退居林泉。“俯渌波”,意谓凭栏远望,只见湖面碧波荡漾,十分明净,令人心旷神怡。这一句,既写出了湖光山色之美,又表达了作者退居林泉、远离仕途之苦的心情。“进舟端胜画中过”,是说自己泛舟西湖,比之于画上所表现的风景,还要美妙动人。这一句,既是实景实感,又是虚景虚感,将作者退居林泉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霁空如水清无滓,著个西山矗远螺”,此二句,写晴空一色,湖水澄澈。“著个西山矗远螺”,意谓远眺西山,形似水中螺壳。用“螺”来形容西山,形象鲜明,色彩绚丽。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首联“自高梁桥泛舟至西海即景”,“自高梁桥泛舟至西海”,这是实景,但作者并没有着墨于此,而是通过一个“即景杂咏”的形式,来抒发自己退隐林泉的情怀。第二联“霁空如水清无滓,著个西山矗远螺”,也是实景,但更是诗人的实景实感,通过描写晴空之“霁”、“湖水之‘清’、西山之‘矗’、螺之‘远’”,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感受。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写得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