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壁风过落叶纷,支筇秋意与平分。
拥书别有探奇者,坐玩益都崔氏文。

【诗句注释】

曹夔:即曹勋,南宋诗人。音溪山秋意:指曹勋在音溪山(今浙江桐庐)的秋天景色。

支筇:拐杖。探奇者:指寻访古迹的人。益都:地名,这里指济南。崔氏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唐朝宰相崔铉为博陵人,字台秀。崔铉之子崔元纮官至尚书左丞,封博陵郡王。崔铉、崔元纮父子皆以文学显名于当时,崔铉有文集十卷,崔元纮有文集二十卷,崔氏父子文章传于后世,故称“崔氏文”。《全后汉文》载:“崔元纮作《大中祥符颂》,辞甚典重。”此诗当指崔氏文事。

【译文】

绣壁风过落叶纷,支筇秋意与平分。

拥书别有寻奇者,坐玩益都崔氏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寻访古迹之作。首句写景,点明时间地点,渲染秋日的寒意和萧瑟气氛。“绣壁”二句承上启下,写诗人自己对秋天景色的感受。“支筇”,拐杖。“秋意与平分”,说明诗人已到深秋时节,天气渐凉,树叶开始凋落,但诗人仍兴致盎然,拄着拐杖,继续前行,领略秋日风光。

第二句“拥书”二句写寻访古迹之事。“拥书”,手拿书籍。“探奇者”,指那些寻访古迹的人。诗人说,我手里拿着书,心中装着古迹,准备去那里看看,并从中领悟古人留下的智慧。这一句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

末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日寻访古迹的情境。“坐玩”二句,诗人坐在古迹旁,一边品茗读书,一边欣赏美景,感受古人留下的文化遗物,品味古人的思想精神。这一部分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也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和寻访古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文化之魅的深深喜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