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不萧条密不浓,天然合处见文同。
只疑静写三更月,可惜㪣残一院风。
”`
王绂秀石苍筠用图间题者韵 其一:疏不萧条密不浓,天然合处见文同。只疑静写三更月,可惜㪣残一院风。
诗句释义
- “疏不萧条密不浓”:描述的景物虽然稀疏,但不显得萧条,也不显得过于浓密。这里的“疏”“淡”和“浓”都是形容词,用于形容景致或事物的特点。
- “天然合处见文同”:在自然景观中,可以发现与文人雅士相似的审美情趣或者思想境界。这里的“文同”指代的是古代著名画家米芾,他以画竹闻名,此句可能意味着诗中所绘之景具有与文人精神相契合之处。
- “只疑静写三更月”:诗人在深夜时分创作,似乎将月光描绘得更加安静、纯净。这里的“三更月”指的是夜晚的第三个小时,通常被认为是较为平静的时期,适合进行沉思或创作。
- “可惜㪣残一院风”:可能是对画作中某个场景的遗憾之情,如风吹过竹林的景象可能被描绘得太过强烈,导致整体画面失去了和谐。
译文
在稀疏的景致中,不显得萧条也不过分浓重,大自然的和谐之处显露了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仿佛在深夜静静描绘着一轮明月,可惜那一阵风让整个院子都笼罩在一片萧瑟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从“疏不萧条密不浓”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关注和欣赏,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通过“只疑静写三更月”,诗人表达了深夜创作时的宁静和专注;而“可惜㪣残一院风”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可能是对某种过度表达的反讽。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