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腹东床意欲仙,由来字必以人传。
若从肥瘦论形似,逐块锥舟我不然。
【注释】
上巳:古代以农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是春日举行祭祀、修禊的节日,因以这一天为“三月三”。观虞世南帖:观看虞世南书写的字帖。稧(zhuó):一种草名。
由来:从古至今。
人传:以人为师。
肥瘦:指字的笔画粗细,也指书法的笔力强弱。
逐块:逐个,逐一。
锥舟:用锥子在船上刻记,比喻雕刻或刻画。
我不然:与“逐块锥舟”意思相同,即我不同意这样雕琢。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上巳是古人三月三日的节日,人们到水边去游玩踏青,观赏春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在上巳日观赏虞世南的《稧帖》(一称《临帖》)时,作者产生了一种联想。他看到帖中字写得十分好,便想学习这种书法技艺。但他知道,要想写好书法,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味地追求字形的相似。否则就如“逐块锥舟”,只能得到形似,而失去了神韵。因此他反对那种机械刻板的模仿,主张写自己的字。
诗中“坦腹东床”出自《后汉书·陈蕃传》和《晋书·王坦之传》。陈蕃有才学,曾对大将军窦武推荐门生和宾客,但窦氏失败后,陈蕃不追究他们的责任。后来陈蕃的儿子陈宠在东宫任官,有人向王坦之告密说他的儿子是“东床快婿”,意思是说他儿子是王家女婿,因而当了官。这里借用这一典故表示自己希望像陈蕃一样,不拘形式地任用贤才。
这首诗通过欣赏虞世南的书法作品,联想到自己在书法艺术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表达了一个书法家在学习上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而不能盲目跟风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