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二十五隋珠,散木轮囷寿以孤。
却胜兰亭将乐毅,衣冠优孟恣填摹。

【注释】

  1. 偶:偶然,指随意。
  2. 模右军:摹仿右军(王羲之),即临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3. 袁生帖: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临河序》、《三日兰亭序》。
  4. 因成短句二首:因为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写成的两首小诗。
  5. 其二:这是第二首小诗的题目。
  6. 三行二十五隋珠: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字迹之美,“三行”是说一行有三十个字;“二十五”是说共有五十二行;“隋珠”是说字如隋代所产的珍珠一般圆润光滑。
  7. 散木轮囷寿以孤:意思是说王羲之的字如散木一样圆滚滚、舒卷自如,又像寿者孤独地高高地站立着,形象生动。
  8. 却胜兰亭将乐毅:意思是比得上在兰亭举行宴会时,王羲之让名士们写文章,自己则在旁边弹奏琴瑟,饮酒作乐的场面。
  9. 衣冠优孟恣填摹:意思是说王羲之模仿名士们的服饰和仪态,尽情地去填写文章,表现了他对名士风度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七言绝句。全诗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王羲之的敬仰之情。
    首句“偶模右军袁生帖”,直接点明主题,意在表明作者因欣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写下这两首小诗。这里“偶”是偶然的意思,“模”是模仿的意思,“右军”是指王羲之,“袁生”则是作者自谓,“帖”是古代一种书写用的纸张。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作者是在偶然的机会下,模仿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而成。
    第二句“三行二十五隋珠”,进一步描绘了王羲之书法的美妙之处。这里用了一个比喻:“二十五”指的是五十二行,每行三十个字;“隋珠”则是形容字写得圆润光滑、光彩照人。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王羲之的书法就像隋代所生产的珍珠一样圆润光滑,令人赞叹不已。
    第三句“散木轮囷寿以孤”,则是进一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技艺。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散木轮囷”是用来形容王羲之书法线条流畅自然,如同散乱的木材一样;“寿以孤”则是说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独特,如同一个独树一帜的人一样。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如同散乱的木材一样自然流畅,又如同一个独树一帜的人一样引人注目。
    第四句“却胜兰亭将乐毅”,则是与前两句形成对比。这里“却胜”意味着胜过、更胜一等;“兰亭”则是指东晋时期的名士聚会之地——兰亭;“将乐毅”则是指战国时期的名将乐毅。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虽然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仍然比不上在兰亭举行的那次名士盛会。
    尾句“衣冠优孟恣填摹”,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这里“衣冠优孟”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贤大夫沈诸梁和伍尚的故事,他们善于模仿别人的言行举止;“恣填摹”则是说他们尽情地模仿别人。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尽管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已经非常高超,但是仍然无法超越春秋时期的贤大夫们。
    整首诗通过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进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书法家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名士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