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瘼时缘巡省知,仁皇家法至今垂。
归鞭尚拂城闉柳,正是小阳未冷时。
【注释】巡銮:皇帝出巡。西巡回銮述事:指在长安西行途中,陈述所见所闻。其四:这是第四首诗。民瘼(mò):民众疾苦。时缘:时常,常常。巡省:巡视。知:知道,了解。仁:仁爱,仁慈。皇:天子。法:法律,法令。垂:流传,传世。归鞭尚拂城闉柳(yīn),正是小阳未冷时:回马鞭子刚刚掠过长安的城墙和柳树。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描写皇帝出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关切之情。
首联“民瘼时缘巡省知,仁皇家法至今垂”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关切之情。诗人认为,皇帝出巡是为了了解民间疾苦,而国家的仁爱法律却一直流传至今。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注。
颔联“归鞭尚拂城闉柳,正是小阳未冷时”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出行的情景。诗人看到皇帝的马鞭刚刚掠过长安的城墙和柳树,而此时正是小阳春未冷的时候。这两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皇帝出行情景的生动感受。
尾联“此诗为七绝,故不标韵。此诗与《宫词》同咏帝王出外,但《宫词》专咏唐玄宗;此诗则兼颂唐高祖、唐太宗、武后及中宗。盖当时人皆称帝为陛下,故有此不同。”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注和对于皇帝出行情景的生动感受。
王建(约公元767~835年),字安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先授工部参军,后为秘书郎。精通诗歌。《新唐诗评》云:“建诗直而不俚,切而不失浑融。”他的五古、七古成就最高,代表作有《宫词一百首》、《寄蜀中赵十四曹二十二郎》、《寄李儋元锡》、《田家》、《水夫谣》、《江陵使至汉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