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秋色令人静,况复山斋清且闲。
目穷宇外随云去,心在林间共鸟还。

【注释】

讨源书屋:作者在庐山的读书处。秋晓:秋天天刚放亮时。其三:诗的第三个题目,即第三首。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抒情的小诗,描写了诗人在庐山讨源书屋秋日清晨的所见所感。

“从来秋色令人静”,开头一句,就点出了主题,是说自古以来,人们常把秋色看作是一种令人平静、清心寡欲的境界。这一句话看似平平常常,实则意味深长。因为,它不但揭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心境的认同。

“况复山斋清且闲”,这句紧承上句而来,进一步申述前面所说的“秋色令人静”这一主旨,说明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心情更易宁静,更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诗人笔锋一转:“目穷宇外随云去,心在林间共鸟还。”“目穷”两句的意思是说:放眼望去,窗外那浩瀚无际的天宇似乎已经消失在云层之中;而此时,我的心思却早已飞向了那茂密的树林。

这两句话写得极有情趣,读来令人神往。诗人之所以能产生如此联想,是因为他置身于这幽静的山林之中,感到身心俱畅,意趣无穷。因此才有了“目穷”和“心在”两个形象生动的画面:一个是“目穷”,一个是“心在”。前者是说眼睛随着云彩的移动而不断移动,从而看到更远的景色;后者则是说,当自己完全陶醉于这美丽的山林之中的时候,心灵也仿佛随着鸟儿一同飞翔起来。

全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目穷”、“心在”两个形象生动的画面,也体现了诗人那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