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翠浮丹暮景萧,闻声始觉有僧寮。
禅和公案参来熟,披处谁能悟七条。
积翠浮丹暮景萧,
闻声始觉有僧寮。
禅和公案参来熟,
披处谁能悟七条。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 积翠浮丹暮景萧:描绘了一幅暮色中山林的颜色变化,翠绿和红丹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闻声始觉有僧寮:通过声音,诗人意识到周围有一个僧人的住所。这里的“有”意味着存在,表明僧人的存在给这个场景带来了生机。
- 禅和公案参来熟:描述了诗人与僧人讨论佛经或禅宗问题的场景,表明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非常深入。
- 披处谁能悟七条:表达了对于修行者能否理解《金刚经》第七品内容的疑问,暗示了修行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的行为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充满智慧的修行环境。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修行者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