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峰巅四望赊,衣裾轻拂惹烟霞。
问谁倚石云根动,散作天边一缕斜。

诗句首先描绘了一个亭子位于峰顶,可以四望的景象。接着,通过“衣裾轻拂惹烟霞”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站在亭中,仿佛自己的衣角轻轻拂过云霞,给人一种飘逸脱俗的感觉。

“问谁倚石云根动”,则转入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询问是谁在石头上站立,让云根(即云的根部)产生了动作。这里的“问谁”不仅是对动作的提问,也隐含着诗人对这种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好奇。

“散作天边一缕斜”则是对前面描述的自然景色的进一步扩展,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景象化作天边的一缕斜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

这首《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八·陵霞亭》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且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到古人的诗歌才华,还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至高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