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柳汀蒲带涨痕,蝉声嘒不厌清喧。
麦庄十里轻舟疾,似泛江南烟雨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泛舟自西海至万寿寺 其一”,然后结合注释与注解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堤柳汀蒲带涨痕,蝉声嘒不厌清喧。”首句写景。堤柳、汀蒲是江边常见的景物。而这里特别点出了堤柳、汀蒲,是因为它们带有潮水的涨痕;而且用了一个比喻:“堤柳汀蒲带涨痕”,说明涨水时它们被水浸得很重,所以有涨痕,这就写出了西湖之水的多,也写出了湖面的宽广;而堤柳、汀蒲带涨痕,又为下两句的“蝉声”做了铺垫,使下文更加生动形象。第二句写声音。“蝉声”即蝉鸣声,是夏天的特点之一。而作者却把它放在了“清喧”之中去听,这在写法上是别出心裁的,也是富有情趣的。

“麦庄十里轻舟疾,似泛江南烟雨村。”第三句写舟行速度。“轻舟”指小船。“疾”字则写出了轻舟行驶的速度极快。“十里”既指从西海到万寿寺的距离,也暗示了船的行进速度,可见其心情之愉悦、之轻松。而“似泛江南烟雨村”一句,更是把舟行的景色写得如诗如画,使人仿佛置身其间,领略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情。

此诗写诗人泛舟西子湖畔,一路行来,一路欣赏美景,一路感受快乐。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答案】

①堤柳

、汀蒲

、带涨痕

(堤柳汀蒲因涨水而湿重,留下了涨痕)

②暑热难耐

(“蝉声”“暄”“清喧”三词都写出了夏日炎热的特点)

③船行速度极快

(“疾”字写出了船速之快)

④似泛江南

(此处将船行之速比作江南的水路小舟)

⑤景色优美

(“烟雨村”暗示了船所经之地的美景,也暗示了作者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