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遣闲愁点笔时,无端触绪转增悲。
歌诗拟改杜诗句,生别终胜死别离。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赏析诗歌,先要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然后结合诗句的大意和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如本题的关键词“点笔”可联系“挥毫落纸如云烟”来体会;“生别”可联系“死别离”来体会。再如,“无端触绪转增悲”,这是说诗人在写词时,由于触景伤情、触物伤怀而更加悲伤了。
【答案】
译文:我正在闲散地挥毫落纸如云烟的时候,无端地触动了我那已经平息了的思绪,反而增加了我的悲哀。我打算把这首词改成杜甫的诗句,生离胜过死别。
注释:“点笔”“生别”是关键词。
赏析:全词写愁,却写得不直露,而是含蓄曲折。首句“散遣闲愁”四字,道出了他写此词的缘由——为消解愁苦,所以用“点笔”来“散遣”。这看似平淡的语言其实暗藏玄机,因为“点笔”本是书法术语,即用笔蘸墨在纸上作画,这里借代为写作。“散遣闲愁”与“歌诗拟改”相照应,可见作者此时心情郁结,难以排遣,故想通过写作以“散遣”之。但愁闷未去,又触动了他的思绪,因此“无端触绪转增悲”。第二句承接第一句,进一步描写自己因触景而引起的愁绪,并由此而生出新的愁绪,愁绪更浓了。第三句“拟改”二字表明了作者的意图,他想改变这种愁绪,于是又想出一个新的主意,那就是将这首词改为杜甫的诗句。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此处“拟改”二字表明了作者想要用杜诗来化解自己的愁绪。杜甫有《新婚别》一诗,其诗曰:“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还夫,西家父尚在。迈出门槛马,双去复双归还。念尔出绝域,思君令人老。握手河桥梁上客,含泪相向辞。良会不再遇,便嫁莫相随。”(《杜工部集》)从诗意看,这首诗写的是新婚离别,与本词所表达的内容不同,但二者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且都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用杜诗来化解愁绪,正合杜甫之意。第四句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生别终胜死别”一句,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词构思精巧,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情感细腻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