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槃已倒试灯杯,柳眼梅心节物催。
为问一弯西岭月,曾经几度上元来。
晓月
玉槃已倒试灯杯,柳眼梅心节物催。
为问一弯西岭月,曾经几度上元来。
注释
- 玉盘已倒:形容夜晚的灯光已经熄灭,只剩下玉制的盘子还摆放在桌上。
- 试灯杯:古代人们在元宵节(上元节)时用灯盏斟酒或点烛,这里指的是晚上的灯火。
- 柳眼梅心:指春天柳树发芽、梅花含苞待放的景象,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节物催:随着节日的到来,各种事物都显得更加急切和忙碌。
- 一弯西岭月:指的是月亮挂在西边的山岭上,这里的月亮常常被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
- 上元来:上元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正月十五,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放烟火、猜灯谜等。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赏析
《晓月》是一首描绘元宵节日景象的古诗。诗中以玉盘比喻明亮的灯笼,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温馨;而试灯杯则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与欢乐。诗人通过“柳眼梅心”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以及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美。此外,诗中的“节物催”一词,不仅描绘了节日氛围的热烈,也反映出人们在这个特殊时刻所展现出的急切心情。最后,诗人通过“为问一弯西岭月,曾经几度上元来”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上元节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当下节日氛围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热闹非凡的元宵佳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