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候桐始华,亭亭嫩绿临窗纱。
为惜分阴坐春昼,高冈凤翙予情遐。
【注释】
桐花:指梧桐树的花朵。
亭亭(tíng):形容树木挺拔直立的样子。
“为惜分阴”句:意思是说春天的光阴太宝贵了,我不愿白白地浪费掉。
凤翙(fù):凤凰飞翔。比喻人才出众。
遐(xiá):远。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清明时节赏桐花时有感而发之作。桐花初开,嫩绿娇艳,春光无限,作者却无心观玩,而是坐在高楼上观赏远方飞翔的凤凰。诗中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悠然自得的心境。
首句“清明一候桐始华”,点出了时令和景物;二句紧承上一句,写桐树的花,以“亭亭”来形容其枝干之姿态,又用“临窗纱”来描绘桐花的美丽,生动传神,富有情趣;三句“为惜分阴坐春昼”,则表明了诗人赏花时的心境,既想欣赏美景,又不想虚度光阴。四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关键所在。诗人把“凤翙予情遐”解释为“为惜分阴”。从字面上看,似乎有点玄妙难解。其实不然。诗人在这里运用了“赋”的手法,即先正面描写桐花之美,然后借桐花来抒写自己的情怀。桐花本无情感,但诗人却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这就使桐花也具有了情感色彩。同时,“予”字还含有“我”的意思,诗人正是把自己比作凤凰。因此,“为惜分阴”就是“为惜时光”,也就是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这是对前两句“亭亭”、“临窗纱”的具体阐释。
这首诗写得十分平易自然,毫无造作雕琢之嫌。诗人通过对清明时节桐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