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夜景似深秋,恰有蟾光窗纸流。
忆得去年山海外,清吟瀹茗雪香浮。
【译文】
初春的夜晚,像深秋一样。窗纸有月亮的反光。
记得去年山海之外,清吟时,茶香和雪香一起飘浮。
【注释】
1.蟾(chán)光:月亮的光,这里指月光。
2.瀹(yuè):烹煮。
3.清吟:清幽的吟咏。
4.浮:漂浮。
【赏析】
《对月二首》是唐代诗人刘言史所写的组诗作品,共两首。第一首写月夜的静谧、寂寞;第二首则写月夜的思乡之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初春之夜看到月亮时的感受。
“初春夜景似深秋”,开篇就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但此时正值深夜,所以感觉上就像深秋一样寂静、寒冷。这一句中,“似”字用得十分贴切,既表现了季节的对比,又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恰有蟾光窗纸流”,进一步描绘了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室内的景象。这里的“恰有”二字,既表现了月光与窗外景色的和谐,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仿佛月光与窗外景物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窗纸流”三字,更是将这种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忆得去年山海外,清吟瀹茗雪香浮”,诗人回忆起去年在山海外的情景。那时,他一边品茗,一边吟咏,享受着宁静的美好时光。这里的“忆得”二字,既是对往事的回忆,也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瀹茗”则是品茗的另一种说法,即烹煮茶叶,使茶水更加清香可口。而“雪香浮”则形容了茶水散发出的清新香气,使人陶醉其中。
这首诗通过对初春之夜的描绘,以及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歌语言的优美和意境的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