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吹声声傍晚摐,毡庐倚咏剪银釭。
春风已度榆关外,谩唱凉州水调腔。
【注释】
葆:吹奏的乐器,指羌笛。摐:敲击。毡庐:毡帐。银釭:灯盏。凉州水调:即《凉州词》,是唐代流行的边塞曲。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塞外所作,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葆吹声声傍晚摐”,描写了晚归人吹着羌笛的情景,羌笛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塞外,显得格外清晰。
“毡庐倚咏剪银釭”,诗人坐在毡帐篷里,一边饮酒一边吟咏。银釭指的是灯盏,这里用来比喻酒杯。
“春风已度榆关外”,春风已经越过榆关,来到了塞外。榆关是古代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位于今天辽宁省锦州市附近。
“谩唱凉州水调腔”,虽然已经过了春天,但是仍然在唱那些流传已久的《凉州词》。凉州词是一首著名的边塞歌曲,它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和战士们豪迈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塞外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他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也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同时也不忘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这种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更加富有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