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海赋诩春毛,珥笔词臣有伯高。
渐近清明缘望雨,何曾开宴赏夭桃。
诗句解释与注释:
- 无须海赋诩春毛,珥笔词臣有伯高。
- 注释:无需炫耀春天的景色就像大海一样宽广。珥笔(即执笔)的词臣中有人像伯高一样擅长写诗。
- 渐近清明缘望雨,何曾开宴赏夭桃。
- 注释:接近清明节时因盼望下雨而感到心情愉悦。未曾举办宴会来欣赏盛开的桃花。
译文:
无需炫耀如大海一般的春天,执笔词臣中有人如同伯高般擅长写诗赞美。
临近清明时节因期待雨水而心旷神怡,未曾举行宴会来观赏桃花的盛放。
赏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其内心的感受。首句“无须海赋诩春毛”意味着不必过分夸耀或炫耀自己的春天,暗示春天的美不需要过多的描述,它本身就是那么的自然和广阔。次句“珥笔词臣有伯高”,通过提到“珥笔词臣”(执笔书写的人或官员),强调了在文人墨客之中有才华出众的人,比喻那些能写出好诗的人才,与“伯高”相呼应,表现出作者对这种才华的高度赞赏。
第二句“渐近清明缘望雨”描绘了作者因为期盼春雨的到来而导致的心情变化,春雨是春季的一大象征,能够滋润大地,给万物带来生机,因此作者对春雨充满期待。末句“何曾开宴赏夭桃”,则表现了作者对于享受自然美景、尤其是春雨后桃花盛开时的闲适和满足,而非刻意举办宴会去欣赏那些娇弱且短暂的花朵。
这两句诗展现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平和态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