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青韶日渐妍,不须催赏只须怜。
儿童却爱清明节,未破花朝放纸鸢。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仲春郊游的诗。下面是对各句的逐行释义及注释:

第1句:“九十青韶日渐妍,不须催赏只须怜。”

  • “九十青韶日”是指春天的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不久。“九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日出时分,而“青韶日”则给人一种清新、生机勃勃的感觉。
  • “日渐妍”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色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 “不须催赏只须怜”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无需他人提醒,自然就会心生欢喜。

第2句:“儿童却爱清明节,未破花朝放纸鸢。”

  •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阳历4月5日至7日之间。这一天人们会去扫墓、祭祖,同时也会赏花、放风筝等。
  • “却爱清明节”说明孩子们对这个节日特别感兴趣,可能是因为他们能够参与各种活动,感受到春天的氛围。
  • “未破花朝”中的“破”字可能是指春天的开始,也就是农历二月十五左右,这个时候天气转暖,万物复苏。
  • “放纸鸢”是放风筝的活动,这是一种传统的娱乐方式,尤其在春季。风筝在空中飞舞,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春天的清晨和清明节的景象。首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第二句则转向描述孩子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的欢乐活动,展现了节日气氛和孩子们的快乐。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儿童活动的描写,传达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