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春欣值甲,纪岁恰逢寅。
木德符滋养,熙熙纬耒人。

【注释】

戊寅:农历干支纪年,即公元689年。首春、首春之月、初春:指正月。甲、寅:甲乙为地支,与天干中的“甲、乙”相对应。甲木、寅木:木德的代称。甲是天干之首,故以甲为木德;寅为地支之首,亦属木,故以寅为木德。《周易》有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说:“天生五物,水、火、金、木、土,而器成用也。”所以甲木、寅木都是表示木德。熙熙:兴旺繁荣的样子。纬:《诗·豳风》中有“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衮衣绣裳。”《周礼·夏官·司服》中说:“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则服衮龙。祭山川则衮冕。祀四望山川则皮弁。祭社稷五祀则锡衰。祭山林则衣布。祭川岳丘陵则衣禇衣。祭四望山川则玄冕。祭五祀则弁冕。祭法裸国则麻冕。……祭日月星辰有祷币而无牲。”这里说的“衮衣”就是礼服。在古代,礼服上所画的是日、月、星辰、山川等图。所以这里的“衮”就是画有图案的衣服的意思。耒人:指农夫。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借咏《尚书·洪范》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达作者对时事的忧虑和对农民的同情。全诗以咏史起兴,以咏史结穴,结构完整。前六句写立春之后万物复苏的盛景以及人们忙碌耕作的情景;后两句则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春欣值甲,纪岁恰逢寅。 首春之时,正值甲木,岁月正逢寅年。首春:春季的头一个月。甲,地支之一,属木。甲,天干之首,代表木气最旺,故称木德,也称甲木。纪岁:纪年之意。寅,地支之首,属木。寅年,即农历年份的第一个月。首春、首春之月、初春:指正月。甲、寅:甲乙为地支,与天干中的“甲、乙”相对应。

木德符滋养,熙熙纬耒人。木德之气滋养大地,勤劳的农人正在耕作。木德:木德的代称。甲木、寅木:木德的代称。《周易》有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说:“天生五物,水、火、金、木、土,而器成用也。”所以甲木、寅木都是表示木德。熙熙:兴旺繁荣的样子。纬:《诗·豳风》中有“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衮衣绣裳。”《周礼·夏官·司服》中说:“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则服衮龙。祭山川则衮冕。祭四望山川则皮弁。祭社稷五祀则锡衰。祭山林则衣布。祭川岳丘陵则衣禇衣。祭四望山川则玄冕。祭五祀则弁冕。祭法裸国则麻冕。……祭日月星辰有祷币而无牲。”这里说的“衮”就是画有图案的衣服的意思。在古代,礼服上所画的是日、月、星辰、山川等图。所以这里的“衮”就是画有图案的衣服的意思。耒人:指农夫。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农事活动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局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