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下银塘,芙蓉自在香。
粉本定谁取,依稀万柳堂。
玉露下银塘,芙蓉自在香。
粉本定谁取,依稀万柳堂。
注释:
- 玉露:指清晨的露水,通常在秋天早晨出现。
- 银塘:形容水面闪烁着月光,如银色一般。
- 芙蓉:荷花的别称,常用于形容荷花盛开的景象。
- 自在香:形容花木在自然状态下散发出清新的香气。
- 粉本:原指绘画用的底色,这里借指画面或画作。
- 谁取:询问是谁取走了这画中的画面。
- 依稀万柳堂:模糊不清,仿佛置身于万柳之堂,形容画面的意境深远,难以捉摸。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的五言绝句《题方钧袖珍山水卷六首·其二·柳墅莲香》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荷花图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刻表达。
诗的前两句“玉露下银塘,芙蓉自在香”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幽的荷塘景象。这里的“玉露”暗示了时间的珍贵,而“银塘”则形象地描绘了晨光照耀下的湖面,如同铺满银子般闪亮。“芙蓉自在香”则直接点明了荷花的芬芳,让人联想到夏日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粉本定谁取,依稀万柳堂”表达了诗人对于画作中细节的欣赏。“粉本”指的是绘画的基础色调,“谁取”则是疑问句,表现出对画作被他人带走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保护意识。“依稀万柳堂”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一处美景,暗示着画中场景与现实中的万柳堂有着某种联系或相似性,使得整幅画显得更加引人入胜。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对于自然美和文化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