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明兼洞达,牡蛎未堪论。
净似瑶台月,开如宋殿门。

【注释】

玻瓈窗:玻璃窗。

虚明兼洞达:明亮、清澈如镜。

牡蛎未堪论:牡蛎不能与它相比。

净似瑶台月:像月色一样洁白。

开如宋殿门:像宋代宫殿的门窗一样敞开。

【赏析】

《题李长宁所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前两联写玻璃窗,以“虚”“明”为关键词,写出其明亮、清澈的特点;后两联则写玻璃窗的透明晶莹,比喻为月色和宋宫门户,表现出作者对这种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虚明兼洞达”,意为明亮的程度高到可以穿透一切。“虚明”是说玻璃窗的透明度很高,能透过光线。“兼”字表明玻璃窗户不仅通透明亮,而且还有通达四方之意。

第二句“牡蛎未堪论”,意谓其他事物难以与之比拟。“牡蛎”是一种贝壳类动物,这里用来形容玻璃窗的质地。因为玻璃窗的质地坚硬,且没有孔隙,所以与其他事物无法比拟。

第三句“净似瑶台月”,形容玻璃窗的纯净无暇。“瑶台”是天上的仙境,这里用来比喻玻璃窗户的洁净美丽。“月”则是用来形容玻璃窗的透明度,如同天上月亮一样皎洁无瑕。

第四句“开如宋殿门”,形容玻璃窗的敞亮开阔。“宋殿”是指北宋时期的皇宫,这里指代古代宫殿的门户。“门”字则是用来形容玻璃窗的宽敞明亮,如同古代大门一般豁然开朗。

这首诗通过描绘玻璃窗的明亮、清澈、纯净、敞亮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玻璃窗的喜爱和追求,以及科技水平在提高的过程中带来的便利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