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如仙掌露,泻似天河源。
时有唼藻鳞,却避掇果猿。
题:贮如仙掌露,泻似天河源。时有唼藻鳞,却避掇果猿。
译:
如同仙掌上的露水,又像是天河水的源头流淌。有时能听见水草间鱼儿的嬉戏声,却又看到它们躲避着树上的猿猴。
解析:
- 贮如仙掌露,泻似天河源:“贮如仙掌露”形象地描绘了清潭之水的清澈和纯净,仿佛是仙女手中捧来的仙露,晶莹剔透。 “泻似天河源”则形容清潭之水从高处倾泻而下,如同银河般壮观。
- 时有唼藻鳞,却避掇果猿:此句描绘了水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唼藻鳞”指小鱼在水中自由穿梭,享受着水中的生态乐趣;而“却避掇果猿”则反映了这些生物对树上猿猴活动的警觉与回避,展现了生物间微妙的生存互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黄山清潭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诗中用词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如“贮如仙掌露”“泻似天河源”,通过比喻手法,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清潭的纯净与美丽。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却避”“却避”等动词,描绘出生物间微妙的相互关系,增添了诗意的深度。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